学术报告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国家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科研平台 实验室领导 实验室成员 科研支撑平台 学术委员会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 科研项目 科技获奖 荣誉称号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学者来访 学者出访 学术会议 学术讲座
  • 开放合作
    客座教授 开放基金
  • 人才队伍
    人才概况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创新团队 学术任职 荣誉称号 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 人才培养
    导师信息 硕士研究生信息 博士后工作站
  • 文化风采
    外业考察 内业工作 党团工会 社会公益
  • 联系我们
首页
实验室概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开放合作
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
文化风采
联系我们

学术报告

首页 > 学术报告 >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7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内容: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成像软件及应用报告人:刘少林 研究员报告时间:5月29日下午 15:00-17:00报告地点:2号楼310会议室召 集 人:孔凡圣 研究员报告人简介:刘少林,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做博士后;2017–201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学系做博士后;2019年入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任研究员。从事地震波传播、成像、强地面运动、软件研发等方面研究工作,在GRL、JGR-Solid Earth、Tectonophysics、GJI、IGR、Geophysics、Natural Hazards、中国科学、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SCI论文36篇。主持纵向项目10项。担任EPSL、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等期刊审稿人,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汇报内容:地震波传播正演模拟是地震成像的基础,正演算法能决定地震成像效率、精度和分辨率。为了得到“好用”和效率高的成像方法,我们以数值求解任意非均匀介质中的程函方程为基础,发展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成像软件。软件在巽他俯冲带、我国南北地震带关键构造区域开展了实际应用。成像软件下载地址: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21820860.v4。 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年5月22日

    2023-05-23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6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人:Dr. Bradley A. Weymer (Tenure track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Oceanograph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报告题目:Addressing knowledge gaps crossing the coastal white ribbonAddressing knowledge gaps crossing the coastal white ribbon时间:5月12日下午 14:00地点:2号楼408会议室召集人:陶春辉 研究员报告人简介:Dr. Bradley Weymer is a tenure-track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Oceanography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e received his Master’s and PhD degrees in Geology from Texas A&M University in 2012 and 2016, respectively. Following his graduate studies, he worked at GEOMAR Helmholtz Centre for Ocean Research as a postdoc until moving to Shanghai in the summer of 2021. He was a project leader for a German-Maltese collaboration called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Offshore Groundwater Resources (SMART) and is currently serving as an Associate Editor for Hydrogeology Journal. His research interests center on coastal hydrogeology. In particular, he is interested in new applications of hydro-geophysics and remote sensi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

    2023-05-11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5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人:张舟 研究员报告题目:利用机器学习分析高温地球化学数据时间:5月16日上午 10:00-11:30地点:1号楼1002会议室召集人:余星 研究员报告人简介:张舟,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2016-201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SIO)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9月入职浙江大学,主要从事地球化学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研究工作,开发了Geochemistry π Python Framework,建立了ZJU Earth Data Program。相关成果发表在Geochem. Cosmochem. Acta,Geophys. Res. Lett.,J. Geophys. Res.,Am. Mineral.等期刊。

    2023-05-08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4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特提斯演化与大洋板块的生死存亡机制报  告  人:李忠海 教授报告时间:4月18日上午 9:30-11:00报告地点:1号楼1002会议室召  集  人:海底实验室青年工作委员会报告人简介:李忠海,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科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年开始先后在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进行本科至博士后阶段的学习和研究;2012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15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2016和2022年分别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攻计算地球动力学研究方向,以理论计算和方法程序开发为基础,以多尺度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以板块俯冲碰撞、地球圈层耦合及行星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累计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近五年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发表在Science Adv.、Nature Comm.、Geology、ESR、JGR、GRL、中国科学等期刊。

    2023-04-18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3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近500万年以来北太平洋底层水团变化——结核年代学与古海洋进展报  告  人:易亮 副教授 同济大学报告时间:4月20日(周四)上午9:00报告地点:1号楼1002会议室召  集  人:许冬 高级工程师报告人简介:易亮,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近年来专注海洋沉积的磁性地层学与其他年代学方法的交叉研究,利用磁场显微成像技术,实现深海多金属结核原位磁场探测;构建第四纪西太平洋深海盆地的地层对比框架,定量评估ENSO等要素对深海沉积动力的影响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在Science Advances, JGR, Science Bulletin, 海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0篇,总引用3800余次。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年4月17日

    2023-04-14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2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被动大陆边缘伸展断裂体系的三维几何特征及演化报  告  人:邓洪旦 研究员 浙江大学报告时间:4月3日(周一)下午 14:30报告地点:1号楼1002会议室召  集  人:海底实验室青年工作委员会报告人简介:邓洪旦,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的三维构造分析、建模和模拟研究。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士和硕士学位,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在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分带特征、拆离断层的变形样式、断裂带多期构造演化、断层相关褶皱变形过程与控制因素等方面有较为系统的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APG Bulletin、GSA Bulletin、Tectonics等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担任学术期刊Tektonika副主编。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年3月31日

    2023-03-31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1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基于海洋地磁资料对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拆离断层及其岩石圈结构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报  告  人:周飞博士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报告时间:3月13日(周一)下午 14:00报告地点:1号楼1002会议室召  集  人:吴涛副研究员报告人简介:周飞,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磁数据处理解释的相关工作。2016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19年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并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培养,期间参与了大洋49航次科考活动。2022年博士毕业于巴黎西岱大学-巴黎地球物理学院,并随后继续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与挪威地质调查局交流访问。以第一作者在Geolog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和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四篇。以合作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一篇。多次参加中国、欧洲和美国地球物理年会并做报告,其中担任2022年欧洲地球物理年会开放磁学专题主席。担任Surveys in Geophysics 期刊审稿人。 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年3月16日

    2023-03-16
  • “海底纵横论坛”第180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超慢速洋中脊下方软流圈地幔化学成分不均一性及成因——以北冰洋加克洋中脊为例报  告  人:刘传周研究员 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报告时间:3月13日(周一)下午 14:00报告地点:1号楼1002会议室召  集  人:海底实验室青年工作委员会报告人简介:刘传周,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软流圈地幔不均一性、超慢速洋脊与蛇绿岩成因对比研究。获焦作工学院学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学习与访问。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孙贤鉥奖。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团队。在Nature、Science Advances、Geology等刊物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

    2023-03-10
  • “海底纵横论坛”2023年基金季

    报告人:卫小冬 沈中延 谭平川 严薇 凌子龙 贾琰时  间:2023年3月7日(周二)  下午14:00-17:00地  点:科研楼1002室召集人:海底实验室青年工作委员会 按照《海底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方案》的要求,“海底纵横论坛”每年举办基金季,由当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科研人员进行申请书相关内容的多媒体介绍,并邀请业内优秀科学家,或获得过基金资助的本室人员进行点评;鼓励当年申请面上基金的科研人员参加。

    2023-03-10
  • “海底纵横论坛”2022迎新季和总结季

    报告人(每人15分钟)迎新季:Pablo 司少坤 严  薇 孙跃东 汪诗舜 郭志馗总结季:胡昕凯 管清胜 李  赫 柳云龙 王春阳 王明伟 赵荻能 赵阳慧 周洁琼报告时间:2022年12月23日(周五) 上午9: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50-622-727召集人:张  涛 研究员  按照《海底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方案》的要求,“海底纵横论坛”每年举办迎新季,由新进职工介绍个人情况、学术成果和未来工作计划;总结季由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对本年度的工作和成果进行简短展示,以促进海底科学实验室各学科方向和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扩展研究视野。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12月20日

    2022-12-20
  • “海底纵横论坛”第179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深海极端环境的原位探测与长期实验报告时间:10月26日上午 09:30报告人:张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集人:海底实验室青年工作委员会报告人简介:张鑫,1981年出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海洋装备与技术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深海原位探测技术研发与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研究,九次担任深海重大科考航次首席科学家,使用深海ROV机器人对多个深海热液和冷泉区开展综合原位探测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7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7项。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项目。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侯德封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作为主要成员荣获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6年度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特等奖。

    2022-10-24
  • “海底纵横论坛”第178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中国-马达加斯加海洋科学合作研讨会报  告  人:Randriamiarantsoa Tolojanahary 博士召  集  人:唐  勇TimetiomeAgenda09:00-09:40Opportunity on Marine geoscience cooperation and prospective between Madagascar and ChinaDr. RANDRIAMIARANTSOA Tolojanahary Hosted byDr.TANG Yong 09:40-10:20Explor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in the Area  & Cooperation opportunityDr.TAO Chunhui10:20-11:00Indian ocean spreading history and Interesting geological issues around MadagascarDr YU xing11:00-11:30Discussion12:00LunchVenueMeeting Room 312, Building No. 2, SIOBaochubei Rd. 36#, Xihu District, Hangzhou

    2022-10-12
  • “海底纵横论坛”第177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南沙海区盆地构造再认识报  告  人:吴时国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报告时间:10月14日 下午15:00报告地点:5号楼302会议室召  集  人:海底实验室青年工作委员会作者简介:吴时国,博士,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曾获中国地质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海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曾申请并主持了SHINKAI6500、蛟龙号、勇士号等深潜航次。曾获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目前发表SCI/EI论文200多篇,专著9部、论文集2册、译著1部。在海洋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海底构造学、深水油气地质、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地震勘探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德日法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研究课题,在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深水盆地构造成因与东亚弧形俯冲带成因模式、天然气水合物地质理论研究、深水油气沉积储层地震预测和碳酸盐台地成因模式研究和深水油气开发区的工程地质评价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2022-10-12
  • “海底纵横论坛”第176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海洋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与反演几点问题的探讨报告人:赵云生 助理研究员召集人:张涛 研究员作者简介: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高级研究学者,202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与地球物理专业。主要从事海洋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理论模拟、二三维数据反演,以及可控源电磁激发极化机理、复电阻率等效模型、储层含油饱和度评价等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海岩石圈的壳幔结构大剖面综合调查项目”海洋电磁探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井筒电磁项目、中国石化重磁电震约束智能反馈建模火成岩储层预测等多项工作。报告内容:我国海洋大地电磁探测项目启动相对较晚,海洋大地电磁仪器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反演等工作相对滞后。与陆上大地电磁探测不同,海洋大地电磁接收机沉放于海底,仪器的姿态、方位信息等不易控制,加之海水对电磁信号的屏蔽衰减作用,有效信号范围变窄,这对海洋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反演等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报告结合作者在海洋大地电磁数据转换、时间域数据去噪、数据重构、时频分析等方面的经验,探讨数据处理与反演过程中可能遇过的几点问题。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10月07日

    2022-10-08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18
  • 19
  • »
学术报告

Copyright &2025 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11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访问量:次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