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底面向全国涉海单位及科研院所公布了2014年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通知。共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的11份申请书,申请内容涉及了近海海底构造及动力演化、大洋沉积与古环境、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效应以及海底热液硫化物探测技术研究等方面,符合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初审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最终评审,评选出了其中6个优秀研究课题作为2014年资助对象。资助项目信息见附表。实验室近期将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各获资助项目的相关联系人进行联络,具体落实合同签署、款项拨付等事宜。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4年3月20日 附表: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年度资助情况表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申请人 单位 1 菲律宾海板块北缘深部成像与俯冲动力学研究 klsg1401 曹令敏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部陆缘OBS天然地震观测与研究 klsg1402
2014-03-20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活跃我所的学术氛围,展示近两年来我所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促进跨学科、综合性、开放性的学术交流以及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所海洋事业科学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经研究,定于2014年4月24日举办海洋二所首届海洋科技论坛暨第三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时间 2014年4月24日,会期1天。 二、 会议地点 海洋二所6楼会议室 三、 会议内容 (1)会议特邀报告 (2)学术论坛 根据提交论文,评选出15篇论文,由论文第一作者作会议报告,须同时展示PPT配合讲解,报告时间限10分钟以内。未做会议报告的论文制作展板进行展示(展板工作由个人根据统一的模板自行制作)。 四、评优奖励 (1)聘请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有关专家对参选论文进行评审,设优秀论文10名。获奖者将获证书和奖金; (2)所录用的论文将收录在会议论文集(《海洋学研究》增刊)。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傅 斌 81963350; 蔡建娜8196300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科技处 团委 2014年3月18日
2014-03-18金翔龙研究海底勘探五十余载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金翔龙院士已从事海洋事业57年,主要进行海底研究与开发。据了解,在60年代初,金翔龙院士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改装地震仪、研制水听器,组装海洋地震勘测系统,推动了我国海底石油勘探开发的起步。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翔龙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建了现代化的地球物理技术系统。筹划了“科学一号”调查船的建造,以系统工程思想设计与主持组构“科学一号”调查船上三级计算机控制管理的地球物理采集系统,并在陆上建成陆基的数据处理(计算)中心。国外评论其“弥补了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1985年以来,在国家海洋局系统将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和海洋地球化学等集成为一体,建立了海底科学。1990年,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和海洋法法庭筹委会会议,接受联合国技术专家组对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申请的技术审查,最终为我国从联合国争得了15万平方公里的东太平洋理想矿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国际海底先驱投资国。 点击进入 2013年度海洋人物评选专题 据金翔龙院士介绍,2013年他主要完成了中国工程院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启动了中国工程院与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课题“我国水下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开展“浙江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开发”报告编写工作。并关注人才培养,2名博士生完成答辩毕业。曾一天连续工作20小时,即使身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无法行动,金翔龙院士仍坚持坐轮椅参加中国工程院的工作。
2014-03-18we have five new Research posts at the 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 Southampton. The posts are in a range of subjects including biology, oceanography and climate, and deep sea geology and geophysic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point folk to: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science/jobs/385419-research-scientists Three ridge-related research projects have just been announced for 2014: 1.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t production, effective spreading rate and mid-ocean ridge tectonics. 2. 2. 3D X-Ray imaging of flow structure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3. 3. Using olivine-spinel geothermometres to determine magmatic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MORB from different geotectonic settings. These projects are supervised by Dr Bramley Murton and colleagues in the Marine Geology Group, and have up to 100% funding for UK students. Non-UK students can apply for scholarship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noc.ac.uk/gsnocs/phd-projects a
2014-03-17根据《中共国家海洋局党组关于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国海党人发【2003】20号)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海二人发【2005】164号)规定,经所党委研究决定,在所内公开竞聘正处级领导干部3名、副处级领导干部3名。通知如下: 一、竞聘的岗位 正处级: 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 主任 1名 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支部书记兼副院长 1名 宁波海洋开发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宁波分所) 院长(所长) 1名 副处级: 海底科学实验室 副主任 1名 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 副主任 1名 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2014-03-14日本东京测振公司执行总裁一行将于3月12日上午到所里访问,届时将介绍该公司的海底地震仪(OBS)。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的天然地震仪器系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东京测振公司在海洋地震仪制造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市场上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度。日本东京测振公司生产的海洋地震仪“TOBS-24N”在日本本土销量至今已有800台之多,被广泛的用于海洋油气勘探和海底天然地震研究。报告会将由该公司专人进行日语翻译。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3月12日(周三), 09:30 地点:科研楼1002会议室 欢迎大家参加!
2014-03-112015年公益项目即将开始申报,请大家提前准备: 申报要求 1)格式与要求与往年相同; 2)预计所里下周会开始征集建议,往年经验我们实验室可上报1项; 3)准备自主申报同时,也请各位关注与兄弟单位联合申报。
2014-03-10各常务理事单位、各分支机构、各省级地质学会: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最高层次的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旨在奖励在我国地质科学研究、野外地质普查与勘查、地质教育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青年地质工作者。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设“黄汲清青年野外地质工作者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研究者奖”、“黄汲清青年地质教师奖”三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名额总数不超过15名。其中,“黄汲清青年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原则上不超过8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原则上不超过5人、“黄汲清青年地质教师奖”原则上不超过2人。 为做好本届候选人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年龄要求、推荐条件、推荐渠道及评审程序 根据《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规定候选人年龄应为45周岁以下,即196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推荐条件、渠道及评审程序见附件1。 二、申报材料及要求 1.推荐单位需同时提交《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申报表》(附件2);《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候选人一览表》(附件3),各一式3份,请按A4纸大小正反两面制作,并同时报送电子版(用word系统制作)。 上述附件表格,请到中国地质学会网站( http://www.geosociety.org.cn )通知公告栏下载。 2.候选人业绩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全部论著目录;论著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段落的复印件(注明出处);10篇(册)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报告;获国内外重要奖项获奖证书和专利证书复印件,在国内外学术团体和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任职情况等其他相关材料复印件,一式1份,并按序装订成册。 3.报送日期。各推荐单位请于2014年3月25日之前报送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三、有关要求 1
2014-03-06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定于2014年7月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秉承前两届会议的优秀传统,会议将继续使用华语并辅以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会议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的跨学科性和强调和着重讨论,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登陆会议官方网站http://www.cess.org.cn,填写会议注册信息、提交摘要。 会议时间:2014年7月2-4日 地点: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大酒店(上海徐汇区漕宝路66号)
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