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国家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科研平台 实验室领导 实验室成员 科研支撑平台 学术委员会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 科研项目 科技获奖 荣誉称号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学者来访 学者出访 学术会议 学术讲座
  • 开放合作
    客座教授 开放基金
  • 人才队伍
    人才概况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创新团队 学术任职 荣誉称号 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 人才培养
    导师信息 硕士研究生信息 博士后工作站
  • 文化风采
    外业考察 内业工作 党团工会 社会公益
  • 联系我们
首页
实验室概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开放合作
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
文化风采
联系我们

学术报告

首页 > 学术报告 >
  • “海底纵横论坛”第 57 次学术交流报告

     海底科学实验室 “毕业季”研究生学术报告,欢迎大家参加! 报告题目1:百年以来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变化研究 报 告 人:唐灵刚 (硕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2:南极普里兹湾船载地磁三分量数据处理分析 报 告 人:王文健 (硕士研究生) 召 集 人:周洁琼 李赫 时 间:2016年6月3日(周五)下午15:00 地 点: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2016-05-31
  • “海底纵横论坛”第 56 次学术交流报告

          海底科学实验室 “毕业季”研究生学术报告,欢迎大家参加! 报告题目1:珠江口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评价 报 告 人:胡昊 (硕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2:SWIR断桥热液区深部地质结构 报 告 人:孙朝峰 (硕士研究生) 召 集 人:周洁琼 李赫 时 间:2016年6月2日(周四)下午15:00 地 点: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2016-05-27
  • “海底纵横论坛”第55次学术交流报告

     海底科学实验室“毕业季”研究生学术报告,欢迎大家来参加!   报告题目1: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沉积物波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报告人:马永(硕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2:印度洋亚丁-欧文-卡尔斯伯格脊三联点邻近洋脊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幔源区性质 报告人:黄凯辉(硕士研究生) 时间:2016年5月19日(周四)下午15:00 地点: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海底科学实验室 2016.5.17

    2016-05-17
  • “海底纵横论坛”第54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新一代微功耗高性能交变弱磁传感器与水下目标的探测应用 报告人:罗豪甦 报告时间:2016年5月4日 10:00 报告地点: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召集人:吴招才 罗豪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导,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铁电晶体与压电材料,光电功能晶体,及其在压电器件、电光器件和紫外-红外探测、磁探测等器件中的应用。报告主要介绍新型弱磁传感器开发及应用。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6-05-03
  • “海底纵横论坛”第53次学术交流报告

              应海底科学实验室韩喜球研究员邀请,哈佛大学Charles H. Langmuir教授来我所进行交流访问并作学术报告,欢迎大家参加! 报告题目:MORB: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 报 告 人: Charles Langmuir教授 时 间: 2016年4月20日(周三)15:30 地 点: 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Charles Langmuir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系地球化学教授。他长期从事固体地球及海洋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是国际著名的地球化学家、大洋中脊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       Langmuir教授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刊物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总他引数超过14000次。由于Langmuir教授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先后被推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AGU会士、EGU会士,并获得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颁发的Bowen奖、欧洲地球联合会颁发的Arthur Holmes奖等多项荣誉。  

    2016-04-20
  • “海底纵横论坛”第52次学术交流报告

          应海底科学实验室和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的共同邀请,日本静冈大学Yoshimi Suzuki教授来我所进行交流访问并作学术报告,欢迎大家参加! 报告题目:Effect of synergistic stresses (global warming,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human activity) on coastal and coral reef                         ecosystem: how real it is for coastal ecosystems? 报 告 人: Yoshimi Suzuki教授 (日本静冈大学) 时 间: 2016年4月14日(周四)15:00 地 点: 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海底科学实验室         &

    2016-04-12
  • 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

    报告题目:主/被动源地震层析成像海陆深部探测 报告人:牛雄伟 合作导师:李家彪 院士 评审委员会 主席:宋海斌 教授 同济大学 委员:李家彪 院士 海洋二所 吴正光 主任 浙江省基金委 田 钢 教授 浙江大学 杨 毅 研究员 浙江省地震局 方银霞 研究员 海洋二所 阮爱国 研究员 海洋二所 丁巍伟 研究员 海洋二所 时间:2016年4月6日(周三) 上午8:30-10:00 地点:海洋二所 新大楼 十楼 1002 会议室 欢迎老师同学参加!

    2016-04-05
  • “海底纵横论坛”第51次学术交流报告

                   应海底科学实验室韩喜球研究员邀请,德国基尔大学Dieter Garbe-Schönberg教授一行三人来二所开展学术交流,欢迎大家参加!    9:15- 9:45    The Cluster of Excellence The Future Ocean, creating excellence in science in Kiel, Dr. Emanuel Soeding  9:45-10:45   Understanding active 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s: Tools and strategies Prof. Dieter Garbe-Schönberg 10:45-11:25  Shallow hydrothermal vents off-shore Taiwan, Dr. Mario Lebrato  

    2016-04-04
  • “海底纵横论坛”第50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内容:解剖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大塔穆火山 报 告 人:张锦昌 博士(中科院南海所) 报告时间:2016年3月29日 10:00 报告地点:新科研楼1002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张锦昌与国际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地球上最大火山”——大塔穆火山深部结构。大塔穆火山(Tamu Massif)是地球上第三大海底高原(Shatsky Rise)中最大的山峰,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底。大火山高约4千米,周围平原水深约6千米,面积约为日本国土面积的80%,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大塔穆火山形成于大洋中脊三联点,同时受地幔柱影响,其形成演化记录着大洋板块和地幔柱的相互作用过程。         大塔穆火山自被证实为“地球上最大火山”以来(张锦昌是发现的参与者之一),曾被Nature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新闻”。它作为全球海底火山的经典代表,对研究火山结构、火山形成机制、岩浆活动特征、板块边缘过程、地壳均衡以及洋中脊-地幔柱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地球动力学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2016-03-24
  • “海底纵横论坛”第49次学术交流报告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物探技术研究所(原湛江特普公司)方中于总工一行应邀到海底科学实验室进行访问并做学术交流。欢迎实验室广大科研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 报  告  人:  方中于总工 报告题目:海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报告时间:2016年3月25日 上午10点 报告地点:新科研楼1002会议室

    2016-03-24
  • “海底纵横论坛”第70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内容: 水平集与侧扫声呐图像分割 报告人:霍冠英 副教授 (河海大学) 报告时间: 2017年3月15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 新大楼1002会议室 召集人:    吴自银 研究员              霍冠英 博士,副教授,河海大学水下信息感知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声呐图像处理。 代表论文: 1. Guanying Huo, Simon X. Yang, Qingwu Li, Yan Zhou. A Robust and Fast Method for Sidescan Sonar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Nonlocal Despeckling and Active Contour Model[J].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6, DOI: 10.1109/TCYB.2016.2530786 (中科院、JCR I区, 人工智能与控制论的顶级期刊, IF=4.943). 2. Guanying Huo, Qingwu Li, Yan Zhou. Seafloor Segmentation Using Combined Texture Features of Sidescan Sonar Images[C]. 201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3794-3799, Oct. 9-12, Budapest, Hungary.                 3. Guanying Huo, Zhiwei Yu. Complex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lex Systems – Computing, Sensing and Control, 2015, 3(1):1-3

    2016-03-14
  • 博士后进站答辩

    答辩题目:南海东北部地貌-沉积特征及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答辩人: 殷绍如 博士 答辩委员会主席: 李家彪 院 士 答辩委员会成员: 方银霞 研究员 高金耀 研究员 阮爱国 研究员 吴自银 研究员 丁巍伟 研究员     时间:2016年3月11日 15:00 地点:科研楼 1002室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6-03-10
  • 关于召开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的通知

    为总结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2015年工作实施进展情况,部署2016年度实验室工作安排,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发展,定于2015年12月23日在杭州召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欢迎实验室人员及研究生参加。 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23日上午09:00—12:00 会议地点:杭州 玉皇山庄 茗香阁                                                                                                2015.12.2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5-12-22
  • 博士后进站报告

    报告人:金绍华 题 目:多源海底底质数据反演技术研究 金绍华,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主要科研方向为海洋测绘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技术方法、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应用。目前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任教。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为完善多波束海底底质探测的理论和算法,改进和提高多波束海底底质探测的能力及可靠性。近五年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8篇,EI检索5篇(排名1、1、2、3、4),SCI检索1篇(排名3),在国际海道测量权威杂志国际海道测量评论发表论文2篇(排名1,3)。出版专著1部(排名3),编著1部(排名3),译著(词典、手册、技术报告)4部,教材1部(排名1)。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防973专项、国家专项、军内科研和装备预研等项目9项,已结题4项,已完成工作待结题2项,在研3项。撰写科研报告6部、技术规程1部。 评委会 组长:李家彪 研究员 成员:初凤友 研究员 方银霞 研究员 吴自银 研究员 丁巍伟 研究员 时间:2015年12月4日 上午 9:00—11:00 地点:科研业务楼10楼1002会议室 欢迎各位同事与研究生参加!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5年12月3日  

    2015-12-01
  • «
  • 1
  • 2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学术报告

Copyright &2025 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11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访问量:次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