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彪院士团队致力于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研究,推动海洋科技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是国内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现面向全球优秀人才,公开招收海底地球动力学以及海洋智能观测技术方向的博士后。一. 研究方向与内容(一) 海底地球动力学开展大陆边缘与洋中脊深部结构及动力学机制研究基于先进的数值模拟算法与计算技术,开展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实际海洋调查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与优化(二) 海洋智能观测技术与方法设计与开发新型海洋智能观测仪器与设备研究海洋智能观测网络体系架构与数据传输技术探索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的海洋观测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二. 博士后招收要求(一) 基本条件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独立科研能力。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职人员需保证入站后全时投入科研任务,脱离原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英文交流、阅读和写作能力。(二) 专业技能与背景海底地球动力学方向: 拥有海洋科学、计算数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在数值模拟方法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如 Fortran、C++、Python 等),具备独立开发复杂数值模拟软件的能力,能够对大规模计算任务进行高效优化。 对海洋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勘探原理有深入理解,有相关领域科研项目参与经历及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相关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海洋智能观测技术与方法方向: 获得机械电子、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海洋技术、计算机等相关博士学位,精通嵌入式系统开发、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 具备丰富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开发经验,能够独立完成海洋智能观测仪器的从原理设计到样机制作的全过程。 具备海洋智能观测技术相关项目经验及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过多篇相关领域论文者将更具优势。(三) 博士后待遇 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综合年薪最高可达35万元(含国家和地方补贴),根据个人科研表现和贡献另有绩效奖励。 科研支持:配备专属科研经费,可自由使用研究机构内先进的实验设备与计算资源,并有机会参与国内外重大科研合作项目。 职业发展:出站考核优秀者,优先推荐申请各类人才计划与科研基金,符合条件者可留校(所)任教或担任高级研究职位,享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三.&nb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