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纵横论坛”第131次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内容:Reconstruction of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changes in the past 20 Myr using radiogenic Pb and Nd isotopes from sediment cores and Fe-Mn crusts
报告人:黄璜博士研究生(德国亥姆赫兹基尔海洋研)
报告时间:2019年4月26日下午14:00-16:00
报告地点:科研业务楼1002会议室
召集人:韩喜球研究员
黄璜,德国亥姆赫兹基尔海洋研究所(GEOMAR)博士。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放射性产生的铅和钕同位素的测量和应用方法的开发工作。成果主要有:1)首次报道了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水中铅和钕元素的来源以及控制机制;2)首次重建了大西洋区南极底层水(Antartic Bottom Water)在末次和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的变化;3)第一次确定了南极绕极环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形成的时间。黄璜博士两次参加了德国北极星号(Polarstern)破冰船南极科考任务:1)2018年1月-3月PS111航次:探索威德尔海底层水在Ronne-Filchner冰架下的形成机制;2)2019年2月-4月PS118航次:探索威德尔海底层水在Lasen C冰架下的形成机制。黄璜博士有4年超净实验室工作经验和多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以及激光剥蚀多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等仪器的操作经验,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铅和钕同位素制备和测量方法,并首次开发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铅和钕同位素激光剥蚀原位分析方法,此种激光剥蚀原位分析方法有望进一步运用于几乎所有同位素测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