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张国良 研究员(中科院海洋所)
报告时间:2018年4月10日(星期二)9:30
报告地点:行政楼3楼会议室
召集人:丁巍伟
(报告人简介,报告内容简介)
张国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优秀青年学者称号;获2015年“汇泉学者”人才计划资助;中国科学院“海山成因、演化及深部物质循环”学术交叉团队核心成员;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深海极端环境与生态系统”核心成员。2017年起,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前缘》两刊编委。2016/01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6/04~2017.04,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地球科学学院,访问教授。
主要从事大洋岩石学和地幔地球化学。包括:洋中脊岩浆作用和软流圈地幔动力学、全球板内海山成因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板块俯冲过程与岩浆作用,以及中国南海扩张期深部地幔过程。近年来,主要研究工作围绕南海扩张期岩浆成因动力学、深部碳循环与玄武岩成因关系、俯冲带的物质循环机理来展开。2010年,作为火成岩石学家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南太平洋环流区” 329航次;2014年,作为岩石学科学家参加新阶段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南中国海构造” 349航次。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面上2项,优青1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 “典型海山的岩石结构和物质组成”专题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青年人才类)1项,以及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资助项目2项。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16篇,第一作者论文主要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Chemical Geology、G-cubed等国际地学主流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