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光荣感、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作热情,海底科学实验室党支部积极开展了迎“七一”党建系列活动。支部于2017年6月27日前往杭州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以更丰富的形式开展“三会一课”学习和教育工作。
2016年12月4日正式建成开放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由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历经77个日夜写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的地方。
跟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依次参观了制定“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毛泽东主持“西湖稿”起草、全国人民参与大讨论、“人民的宪法”获全票通过、“五四宪法”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全面实施宪法等6个陈列单元。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真实历程和光辉业绩,也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鲜明态度和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的坚定决心。
参观中,党员们对于毛主席关于起草“五四”宪法的一个著名理论:“搞宪法就是搞科学”以及“五四”宪法制定时群众参与的广泛性这两点感触最深。在组织立宪的过程中,毛主席秉承搞科学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根据,不能凭空捏造”,“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行的就不写”等原则,广泛参考中外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对宪法内容、结构和具体表述改之又改,充分显示宪法结构的严谨和措辞的准确简明。他们通宵达旦,拿出“二读稿”、“三读稿”,不厌其烦地讨论、修改,力争精益求精,这种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正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而全民参与这一盛况在世界制宪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民主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我们“三会一课”的学习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要积极参与到支部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