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举行聘任仪式,聘任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秦克章研究员为客座教授。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方银霞主任向秦克章研究员颁发了聘书,副主任陶春辉、韩喜球等出席。
秦克章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造山带演化与成矿,斑岩成矿系统,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与隐伏矿预测。发现了新疆卡拉塔格铜金矿床;对图拉尔根铜镍钴矿定位预测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提出沙让斑岩钼矿床产于主碰撞阶段;提出新疆二叠纪铜镍矿床产出环境背景为地幔柱对造山带叠置;参与我国最大铜矿(驱龙)、最大钼矿(岔路口)勘探报告的编写。曾主持973青藏斑岩铜矿课题、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新疆矿产项目。发表论文2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国际论文50余篇),专著5部,主编Resource Geology 专辑1期。论文被SCI、CNKI引用分别达3900、5900余次,进入地球科学全球高引用科学家之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奖7项、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现任《矿床地质》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地质学会(SEG)区域副主席(Asia)。
聘任仪式结束后,秦克章研究员做了“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特征、产出环境及其对现代洋底成矿的启示”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不同类型及各种矿床的结构、构造环境特征,同时以古论今得提出了很多对现代海底成矿的启示,用陆上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的研究思路与工作方法为大洋找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