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应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吴自银研究员和赵荻能助理研究员的邀请,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海岸带研究所张文彦研究员访问我室,并做了题为“等深流和中尺度涡驱动的海底动力地貌研究-以南海北部为例”的学术报告。张文彦研究员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结合水文观测、地形地貌、反射地震和钻孔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空间尺度嵌套的沉积动力数值模型,探讨了位于南海北部东沙台地南侧(水深1500~2300米)等深沉积体(contourite depositional system)的发育机理,认为强而间断的中尺度涡与局部地形的相互作用,有效增强了局部底流强度,触发了沉积物的再悬浮和再搬运,是导致该处等深沉积体不断发育的主控因素。报告后,我室及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就等深沉积体的识别、内波和内潮对陆架和陆坡区地形地貌的影响等问题与张文彦研究员展开了讨论。
张文彦是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海岸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海洋物质输运及地貌动力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物源-汇运输的物理/地质/生化过程,具体包括(1)中-大型沉积体系的动力地貌学研究;(2)近岸-陆架-远洋环境的沉积动力过程研究。目前已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morphology、Marine Ge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Google Scholar检索引用370余次,h-index=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