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史前文明的起源与传播——当基因生物学遇上海洋地质学

编辑:丁巍伟 时间:2021-01-11 访问次数::1775

       应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丁巍伟研究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克剑博士访问我海底实验室,并做《利用水稻遗传密码推演东亚史前文明的起源与传播》的学术报告。
       东亚的史前文明和水稻的人工种植历史密切相关,王克剑博士通过解析包括中国的华南、长江中下游区域和黄河区域,以及日本和朝鲜半岛水稻的基因密码,超越万年的时空来追溯人工种植水稻的起源,并与东亚古气候与古海平面演变结合来探索东亚文明崛起的主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海平面经历了多次的升降,而在距今约1.5万年前海平面比现今约下降150m左右,使得东海和南海的陆架广泛出露,中国大陆与台湾岛,日本及朝鲜半岛均通过陆地相接,先民及相应的水稻文明也从华南的珠江流域区域向北延伸到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以及日本和朝鲜半岛。7000年以来海平面不断上升并保持高水位,中国大陆与日本、朝鲜半岛和台湾岛地理隔绝,但水稻中依然保持了大量相似的基因信息。中国华南的珠江下游是东亚文明的萌芽区域,并在黄河流域发展壮大。
       水稻的基因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看似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却能紧密的结合并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会议室座无虚席,吸引了包括王小波书记,方银霞副所长在内的不同学科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海洋沉积学专业相关的人员,大家对史前文明与古海洋/古气候结合的工作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对水稻传播模式中具体海平面的升降、陆架如何出露、文明传播的路径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沉积团队也与王克剑博士就今后不同学科如何交叉及未来的合作商讨了初步的意向。
       王克剑博士长期从事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尤其是实现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突破,使得下一代的水稻能够保持上一代优质的遗传基因,相关工作获得了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赞誉。王克剑博士在2020年获得了国家杰青项目资助,并获得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