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范维佳

职称:助理研究员
邮件:fwj1983@163.com
通讯地址:杭州西湖区保俶北路36号
专业:海洋地质
研究方向:

全球变化与古海洋学

个人简介:

       范维佳,博士,1983年5月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资源勘查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获得海洋地质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获海洋地质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富钴结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学意义研究。

承担项目:
科研成果:

读博期间主要开展了沉积物中有孔虫化石相关地化指标的研究,博士论文“末次冰期以来印度尼西亚穿越流与印度—太平洋暖池区上层水体温度结构的变化”首次根据沉积记录重建了3万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温度结构特征及其演变,为深入理解热带海区在全球气候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验证“热带驱动”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共发表论文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

代表性论文:
[1] Fan W., Jian Z., Bassinot F., Chu Z., 2013. Holocene centennial-scale changes of the Indonesian and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s: evidences from the Makassar Strait.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doi:10.1016/j.gloplacha.2013.08.017 (国际SCI)
[2] 范维佳, 陈荣华, 2011. 南海北部 5 万年来的表层海水盐度及东亚季风降水. 第四纪研究, 31(2)
[3] 于晓果, 陈荣华, 范维佳等, 2009. 南海东沙东北部甲烷流体活动区柱状沉积物AOM的稳定同位素响应.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4] 范维佳, 陈荣华, 赵泉鸿, 高水土, 2007. 南海北部 191PC 柱样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特征及其古环境 意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