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中国籍委员,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帕劳和印度划界案小组委员会副主席,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洋地球物理专业,中非大陆架划界国际合作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双聘教授,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14-2015年加拿大BIO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8-2019年浙江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CLCS是依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和附件2规定成立的重要国际组织,其职责是负责审议沿海国提出的关于扩展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资料并提出建议,沿海国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划定的大陆架界限应是最终的和有约束力的。
教育背景
1993.9-1997.6,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本科。
1997.9-2000.6,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硕士研究生;
2007.9-2013.1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
工作专业经历
2019.1-至今,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中国籍委员
2020年6月-至今,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9年-至今,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兼职教授
2014.5-2015.6,加拿大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3-至今,中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工作组成员;
2009.12-至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04.12-2009.1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02.12-2004.1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00.8-2002.1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实习员。
主要工作业绩:
参与我国划界案研制,长期反制周边国家侵权行为,维护我国核心海洋利益。作为核心成员,自2002年起参与我国大陆架划界工程,共同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已于2012年提交至联合国;针对严重侵害我国主权的周边国家划界案,积极向国家和部门领导提供建议,会同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坚决反制,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核心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投身国际合作第一线,开辟中非大陆架划界合作新局面。自2012年开始,作为中非大陆架划界首席科学家,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国-尼日利亚、中国-莫桑比克、中国-塞舌尔等三国的大陆架国际合作航次,合作调查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非洲三国的大陆架划界案,特别是帮助塞舌尔完成了完整的修正划界案的全部工作,获得了非洲三国的高度评价,目前正在继续致力于中非大陆架合作,正在启动与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的大陆架划界合作,助推了我国“一带一路”海洋科技交流与合作。
主持国家级课题多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新技术、外大陆架划界专项、国家海洋专项、国际合作等,参与完成了海洋公益、973等重大专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奖5项,专译著5部,指导8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2名国际留学生(浙江大学)、2名本科生。
主持的主要科研计划:
1. 国家824重大专项,2021-2025,1.25亿;
2. 中国-莫桑比克大陆架国际合作调查,2021,2600万;
3. 菲律宾海九州-帕劳海脊地球物理调查,2020-2022,780万;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际海洋划界模拟推演示范系统研制与应用”(2017YFC1405504),2018-2021,250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菲律宾板块残留脊的俯冲构造演化和地质属性的研究意义”(41476048),2015-2018,92万;
6. 863高新技术项目“近海底磁力仪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9Z239),2006-2009,130万;
7. 科技部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专项“海洋深部地震综合探测系统”,2017-2018,1100万;
8. 自然资源部“中国-莫桑比克-塞舌尔大陆边缘地球科学联合调查”,2016,1100万;
9. 国家自然性科学重点基金“南海北部陆缘临界破裂过程、深水盆地发育及其构造地层记录” (41830537),2019-2023(参加单位负责人),53万;
10. 中非大陆架合作调查研究项目,2014-至今;
11.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二期):“大陆架划界中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决策”,2020-2021,54万;
12. 极地专项“南北极大陆架划界问题”,2018-2021,40万;
13. 大洋生物多样性观测与评估专项:大陆架KPR地球物理探测任务,2020-2021,130万;
14. 权益维护,2019-2023,360万;
15. 双边合作:与莫桑比克、塞舌尔等非洲国家开展双边合作,2020,5万;
16.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塞舌尔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研究,2020-2023,第一期资金170万。
17. 第六届大陆架国际问题研讨会,2018,200万。
18. 中非大陆架国际合作与交流,2018,35万。
19. 中莫、中塞观测站建设及莫桑比克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研究,2018,10万。
20. 中莫、中桑海洋科学研讨会,2018年,14万。
21. 中国-塞舌尔海洋科学研讨会,2018年,15万。
22. 中加(拿大)北极合作:加拿大海盆构造演化研究,2018年,10万。
23. 中非大陆架合作,2017,30万。
24. 中国-莫桑比克联合观测研究,2017,12万。
25. 中国-塞舌尔联合观测研究,2017,12万。
26. 中加拿大北极合作:加拿大害怕呢构造演化研究,2017,5万。
27. 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中-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联合地球科学调查”,2012-2013,240万;
2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西太平洋九州-帕劳脊重点区域的地质属性及其划界效应”, 2012-2015;
2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南海中北部深水区下陆坡盆地的沉积特征与沉积充填研究”,2010-2012。
参加相关的重大项目:
1、海洋重点公益项目“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界支撑技术研究” ,2008-2011;
2、海洋公益性项目,“外大陆架划界与国际海底资源关系评估辅助决策系统研制和示范应用”, 2012-2016;
3、973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子课题,“南海大陆边缘新生代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2007-2012;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西非及亚太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子项目“国内外大陆边缘盆地研究新进展与新成果调研”,2009-2011。
专利情况:
发明专利:一种深海三分量磁力仪的现场校正方法,中国,专利号:201310165110.9。
发明专利:大陆边缘陆坡坡脚的确定方法,中国,申请专利号:201911406163.9。
软件著作权: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界综合信息系统V1.0,中国,登记号:2011SR051774。
软件著作权:外大陆架划界与国际海底资源关系辅助决策系统V1.0,登记号:2015SR132545。
软件著作权:外大陆架划界与国际海底资源关系辅助决策系统V2.0,登记号:2015SR269846。
软件著作权: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坡脚点分析软件V1.0,登记号:2019SR0318323。
获奖情况:
“中国大陆架划界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杰出贡献奖,2016,本人第,10/总19人。
“中国大陆架划界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4,本人第10/总19人。
国家海洋局“海洋权益先进工作者”,2013。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8。
浙江省2018-2019年度省直机关优秀共共产党员,2020。
近期主要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1)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deep-water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Mozambique margin: Central Terrace and Mozambique Fracture Zone,Gao Ya, Dorrik Stow ,Yong Tang*,XinegXie*,David Piper,Marine Geology 427(2020)106187.
(2) The Crustal Nature of the Northern Mozambique Ridge,SW Indian Ocean,Matsinhe Nelta David, Yong Tang*,ChunfengLi,JiabiaoLi,MahanjaneEstevao Stefane,HeLi,Yinxia F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20,接收待刊).
(3) 高雅, 唐勇, 解习农. 2020. 莫桑比克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J]. 海洋科学, 44(1): 157-164。
(4) Rasheed O. JIMOH, TANG Yong*, LI Jiabiao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lower parts of submarine canyons on the western Nigerian continental margin,Acta Oceanol.Sinica, Vol37(7),2018.
(5) 苏泽国,唐勇*,李赫等,塞舌尔海台北部地形地貌特征及构造演化,海洋学研究,VOL37,NO.2,2019.
(6) 李赫,唐勇*,丁巍伟等,菲律宾海四国海盆地壳结构重力反演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43,NO.3,2018。
(7) TANGYong,LI MingBi,LI JiaBiao. The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Continuity of the Kyushu-Palau Ridge (KPR), Acta Oceanol.Sin.,Vol.30, No.5,2011.
(8) 唐勇,黎明碧,方银霞等,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下陆坡盆地沉积特征,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36,NO.5,2011。
(9) 唐勇,和转,吴招才,黎明碧,大西洋中脊LOGCHEV热液区的地球物理场研究,海洋学报,1,VOL34,NO.1,2012。
专译著:
(1)黎明碧,李家彪,方银霞,唐勇,丁巍伟,大陆边缘地质特征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2015,海洋出版社。
(2)黎明碧,唐勇,方银霞编译,沿海国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执行摘要与初步信息,2015,海洋出版社。
(3)吕文正,毛彬,唐勇译著,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第一卷,2019,海洋出版社。
(4)方银霞,尹洁,唐勇编译,沿海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执行摘要选编(2011-2017),2018,海洋出版社。
(5)Wu Ziyin,YangFanlin,Tang Yong, 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2020,SCIENCE PRESS BeiJing.
(6)吕文正,毛彬,贾宇,唐勇译著,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第五卷,2020,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