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今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
2007年至2009年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
2006年至2007年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
2006年 中国海洋大学获海洋地质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沉积记录及其古海洋、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包括:
(1)利用全覆盖多波束数据、表层沉积物、柱状沉积物和层序地层等手段来分析海底峡谷的形态特征、地形地貌、沉积特征,分析海底峡谷物质搬运与沉积过程,重建海底峡谷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全球事件的响应;
(2)利用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趋势分析进行近海现代沉积过程及其与水动力场关系的探讨;
(3)利用柱状沉积物和浅地层剖面重建晚第四纪以来古海洋、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变,特别是短周期非轨道事件的研究;
利用表层和柱状沉积物多参数指标探讨南大洋和南极的冰-海沉积过程及其与全球气候事件的关系。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海洋沉积物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参与了973项目、908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等多个重大专项的研究。
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学报》、《热带地理》、《海洋地质动态》、《桂林理工大学学报》、《Oceans’10 IEEE》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美国AGU会员,2012年获“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优秀队员”和“2011年度海洋二所考核优秀人员”。
代表性论文:
1)韩喜彬,李家彪,龙江平,初凤友,丁巍伟,张绍勇,许东,杨海丽. 我国海底峡谷研究进展,海洋地质动态,2010,26(2):41-48.
2)Xibin Han, Jiabiao Li, Fengyou Chu,Jun Li,Fanlin Yang. Geomorphology And Tectonic Interpretation Of Zhujiang Submarine Cany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Oceans’10 IEEE Sydney,24-27 May 2010.
3)韩喜彬,史经昊,李家彪,李广雪. 新仙女木时期古黄海潮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1):13-23.
4)韩喜彬,龙江平,李家彪,初凤友,张平萍,许冬,杨海丽. 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进展.热带地理,2010,30(1):1-7.
5)韩喜彬,李家彪,梁金城,冯佐海,初凤友,张绍勇. 桂东南鸡笼顶矿田断裂系统分形研究.桂林工学院学报,2010,29(2):236-241.
6)韩喜彬,李家彪,冯佐海,张绍勇,梁金城,龙江平. 云开隆起西、北缘金银矿床的空间分形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30(1):15-20.
7)韩喜彬,初论海底峡谷的海洋环境保障意义,第七届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论坛论文集,成都:海潮出版社,2010,386-389
8)刘伟,初凤友,刘琦,韩喜彬. 海洋环境中松散沉积物的测年方法,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34(3):257-265.
9)赵宏樵, 韩喜彬,陈荣华,初凤友,高水土. 南海北部191柱状沉积物主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海洋学报.2008,30(6):85-93.
10)韩喜彬,李广雪,杨子赓,宋健娜,刘勇. 中国东部陆架海对“新仙女木”事件的响应.海洋地质动态.2005. 21(12):1-5.
11)Guangxue Li, Xibin Han, Shuhong Yue, Guoyi Wen, Rongmin Yong, T.M. Kusky, 2006. Monthly variations of water masses in the East China Seas.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6:1954-1970.
12)Li, G. X., Liu, Y., Yang, Z. G., Yue, S. H., Yang, W. D., Han, X. B., 2005a. Ancient Changjiang channel system in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Science in China (D) 35(3): 284-289.
13)韩喜彬,梁金城,冯佐海,张桂林,陈懋弘. 桂东南地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与金银成矿关系研究.广西科学,2003.5.
14)韩喜彬,王灿章,梁金城,张桂林,冯佐海,陈懋弘. 利用方解石e双晶分析确定桂林市区古应力的方位及大小.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3.
15) 冯佐海,梁金城,李晓峰,张桂林,韩喜彬. 平桂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的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地球学报,2002,23(6):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