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工作简历
2001年9月-2005年7月,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08年7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8年9月-2012年12月,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8年7月-2010年10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2010年10月-2017年12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8年12月-至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事科学领域
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学研究,主要包括沉积事件、粘土矿物、结核(壳)年代框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海底区域“十三五”课题1项,海洋二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项。曾9次参加中国大洋科学考察航次,多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助理或临时党支部书记参加印度洋硫化物资源新区调查,发现多处热液活动区和热液异常区。
主持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三五”项目,项目名称:印度洋靶区沉积矿物地球化学找矿与预测(DY135-S2-1-0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印尼外海沉积序列及相关的古沉积事件(41106052)
主持海洋二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西北印度洋卧蚕热液区热液沉积记录研究(JG1802)
主持海洋二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西北印度洋Carlsberg脊含金属沉积物特征:多金属硫化物找矿指标研究(JG1511)
主持海洋二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苏门答腊西部海盆沉积事件研究(JG0910)
荣誉和奖励:
2018年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项目名称:“西北印度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现象的首次发现” 项目,排名第三。
2016年浙江省“十二五”“十大地质成果”,项目名称:“西北印度洋海底活动热液区的发现”,排名第二。
2014年被评为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先进工作者。
2008年度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项目名称:“富钴结壳中的地球轨道周期印记及其高分辨率定年应用”,排名第二。
200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名称:“多金属结核(壳)的高分辨率年代框架及其古环境记录研究”,排名第三。
代表性论文
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 Qiu, Z.Y.(邱中炎), Han, X.Q., Wang, Y.J., 2018. Methane seepage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evidence from in situ measurement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36 (5), 1556-1561. (SCI)
[2] 陈雪刚, 邱中炎, 段威 等. 2018. 中国台湾龟山岛热液自然硫中微观包体的元素富集特征. 地球科学.43(5), 1549-1561.(EI)
[3] Qiu Zhongyan, Han Xiqiu, Wang Yejian, et al. 2017. Turbidite events recorded in deep-sea core IR-GC1 off western Sumatra: evidence from grain-size distribut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91(4):1448-1456. (SCI)
[4] 邱中炎,韩喜球,王叶剑等.2015.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沉积物特征及其找矿启示. 矿物学报, 35(S1):776.
[5] Qiu Zhongyan, Han Xiqiu, JIN Xianglong, et al. Tephra records from abyssal sediments off western Sumatra in recent 135ka: Evidence from core IR-GC1.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4, 33(12): 75-80.(SCI)
[6] 韩喜球, 邱中炎, 马维林. 海山富钴结壳:高分辨率年代框架和古环境记录研究.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4.
[7] 叶黎明, 邱中炎, 雷吉江. 白令海底栖有孔虫壳体镁钙比值对水团温度的响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2(4): 165-170.
[8] 韩喜球, 邱中炎. 中太平洋铁锰结壳灰度序列中米兰柯维奇周期的识别及结壳生长速率的演化. 沉积学报. 2010, (05): 1006-1011.
[9] 邱中炎, 韩喜球, 王叶剑等. 海啸预警与第四纪古海啸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海洋学研究. 2009, 27(3): 67-73.
[10] Han Xiqiu, Qiu Zhongyan, Ma Weilin, et al. High-resolution dating of Co-rich crusts: 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the methods of orbital pacing and 230Thex/232Th dat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9, 52(4): 484-488. (SCI)
[11] 韩喜球, 邱中炎, 马维林等. 富钴结壳高分辨率定年: 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与230Thex/232Th测年法对比研究.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4): 497-503.
[12] 邱中炎, 沈忠悦, 韩喜球等. 南海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海洋学研究, 2008, 26(1): 58-64.
[13] 邱中炎, 沈忠悦, 韩喜球. 北极圈海域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27:31-36.